盛夏时节,宾阳县处处都是“希望的田野”,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稻田+”产业发展模式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宾阳县以“产业兴旺”为抓手,积极整合当地优质资源,找准产业振兴的着力点,精准发力,大力发展特色富农产业,积极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品牌,以产业发展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全面乡村振兴。今年,宾阳县筹措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逾1.3亿元,前期储备的282个乡村振兴相关产业项目已全部开工,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优质粮食、糖料蔗、生猪、家禽及特色水果等重点打造的产业发展迅猛。
转变“稻”路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宾阳县创新“稻田+”产业发展模式,以“稻”为媒,加快推进“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日,记者在宾阳县鸿发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一条全自动稻米生产线正全速作业,经过原料处理、去石、碾米、烘干、分级等生产工艺,一袋袋优质大米包装完成,源源不断地流出生产线,之后将被发往全国各地。“目前,我们与宾阳县32家联合合作社合作,他们负责种植端,我们负责加工销售端,农民亩产效益提高200多元,2021年我们的产能是3.2万吨。”该公司副总经理范宗良表示,从良种供给到产中技术服务,再到稻谷回收、加工和销售,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随着古辣香米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古辣镇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将香米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旅游开发相结合。凭借精心打造的稻田艺术画,古辣镇大陆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吸引了八方游客。当地还采取自愿入股的方式,累计筹集资金500多万元打造彩虹滑道、玻璃观景桥等旅游项目,带动80名村民实现本地就业。2021年,宾阳县古辣镇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古辣镇持续推进乡村善治,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治理基础,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转变思路 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宾阳县坚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禀赋,让产业“真”发展,让群众“真”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在宾阳县武陵镇澳洲坚果培育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忙着培育果苗:挑选、放种、盖肥、种植。基地负责人刘洪彪介绍,基地种植有1000多亩澳洲坚果,带动了150多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以来,在基地的带动下,当地村民转变产业种植思路,积极主动加入“退桉还林”种植澳洲坚果队伍中,纷纷砍伐岭地上的桉树,科学种植澳洲坚果树苗。
邹圩镇同仁村的三红蜜柚产业是该镇发展的一项特色产业。同仁村委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合作社对三红蜜柚实行集约式经营,统一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推动蜜柚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村有80多户村民加入三红蜜柚种植。火龙果种植也是邹圩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佳年农业作为当地引进的一家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的方式,积极打造永和火龙果产业示范区,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年产鲜果1900多万公斤,年产值约1.5亿元。目前示范区聘请工人340人,带动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立足资源 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在宾阳县新桥镇白岩村委上马鞍村,占地面积约146亩的扶贫示范园里,百香果长势喜人。2018年以来,白岩村委会与龙头企业合作,形成了集百香果种植、育苗、鲜果销售、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达5万元以上,并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资金入股等方式,带动99户脱贫户获得收益。白岩村委会还投资建设小龙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采取“党总支部+基地+合作社+脱贫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高值”的小龙虾特色养殖。近年来,白岩村通过大力发展李子、百香果、肉鸡等种植、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产业兴旺之路。2021年,白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0.82万元,纯收入达14.65万元。
宾阳县甘棠镇旺龙村的香樟林产业园采取“村级集体经济+龙头企业+示范园+困难群众”的发展模式,企业与农户签订委托回收合同,由企业提供种苗、肥料、技术跟踪、销售等服务,帮助种植户实现稳定增收。经过4年多的发展,甘棠镇已打造出一条香樟种植特色产业链,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旺龙村委香樟种植面积达500亩,香樟生产加工项目竣工投产,为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了基础。
下一步,宾阳县将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业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产业兴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特色农业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曲,真正实现乡村美、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