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追踪
13
2024-03
媒体聚焦 | 深化“小吃共富”,让“嵊情家味”香飘万里
作者 芒种

“嵊情家味”区域公用品牌规划由芒种团队参与完成,以“嵊州好山水,盛产好味道”为品牌口号,串联起嵊州区域生态、嵊州区域文化、嵊州区域风俗、嵊州特色物产,构建了完整的品牌战略体系。

早晨从一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开始,是嵊州人的生活日常。小巧玲珑、皮软肉嫩、温润如玉的小笼包,承载着嵊州悠久的饮食文化,饱含着嵊州人的智慧与匠心。

“一笼包子一座城,嵊州小吃扬美名”。嵊州小笼包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大禹时期。近年来,嵊州市大力发展小笼包产业。嵊州小笼包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嵊州老面小笼包制作技艺被评为“味美浙江·百县千碗”名小吃(名点心)挑战赛50佳名小吃里的十佳包子之一,嵊州获评浙江省唯一的“小笼包之乡”。

嵊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传统农业大市,拥有茶叶、桃形李、香榧等多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023年3月,嵊州市发布“嵊情家味”区域公用品牌,统领茶叶、香榧、桃形李以及嵊州小笼包等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小笼包成就大产业

“过大年,蒸包子”,寓意蒸蒸日上,是很多地方的年俗之一。元旦后,嵊州小笼包销售火爆,订单量越来越大,不少工厂也加班加点生产,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

在嵊州越嵊食品有限公司的小笼包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和面、擀皮、包馅、封装……忙得不可开交。总经理裘张兰告诉记者:“我们生产的嵊州小笼包是老面醒发,自然发酵20个小时,纯手工制作,非常健康。为满足客户的大量订购需求,工人们最近都在加班加点,一天差不多能生产10万多个小笼包。”

在小笼包生产线上,正在包小笼包的吴女士告诉记者:“我到这里工作两三年了,一天工作8小时能包三千个。我们工厂一共有50多位工人,年龄最大58岁,最年轻30出头。大多数都是来自周边村镇的老百姓。”

看着偌大的生产车间,裘张兰颇有感触地说:“我一开始参加展会,带样品去酒店、批发市场推荐,从2018年开始做工厂,是嵊州第8家小笼包工厂。原来工厂的面积只有700平方,现在有2000多平方。自从加入‘嵊情家味’区域公用品牌后,很多客户打电话来订购我们的小笼包,2023年销售额有1600多万,2024年争取翻倍。”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嵊州市多部门就共同制订了嵊州小笼包的制作标准,后来又成立了嵊州小笼包行业协会,这也是嵊州小吃行业协会的前身。同时,多次组织小笼包制作技能比武,召开小笼包产业发展研讨会,引导嵊州老百姓从事小笼包事业。

仅在嵊州市剡湖街道的禹溪村,就有6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小笼包生意,做小笼包的收入占了村民总收入的80%以上,成了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带动了全村百姓发家致富,也带动了周边村的村民外出经营小笼包生意。

如今,从东北到海南,从港澳到新疆,再到东南亚、美国唐人街……都能看到嵊州小笼包的身影。

嵊情家味系列设计之嵊州小笼包

子孙树结出“共富果”

在嵊州,香榧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年产量超过6000吨,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之首。嵊州作为“中国香榧之乡”,一直把发展香榧特色产业作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抓手之一。

近年来,嵊州市积极出台各项政策和财政专项补助资金,通过专家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建设各种示范基地、培育优质树苗、推广生态套种方法、统一注册“嵊州香榧”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助力香榧产业发展。

“我原来在云南昆明做生意,因为要照顾父亲,回到了家乡,寻找发展机会。后来我看到市里在大力扶持香榧产业,我觉得很有潜力和发展前景,就把以前做生意赚到的钱逐步投进了香榧种植当中。”嵊州谷来镇的嵊州市想食榧榧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张东平说,“开始时,我们这里很多村民还不太理解,他们认为种香榧发不了大财。因为香榧生长周期长,一般要三四十年才能结果,我们这里称它为‘子孙树’。村民受传统观念影响,怕有风险,可是他们看到我第一个种,不到四年,香榧树就结果,第五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每年收入倍增后,他们就放心了,纷纷跟着种。”

这段首尝香榧红利、带领村民共富的经历,让张东平一直高度重视香榧产业的技术创新。这些年来,他在政府的帮助下,和大学、中药材研究机构、药企等展开各项合作,探索“林下生态经济”,推出药榧共植模式,在香榧树间套种合适的药材,并和村民共享信息,成立“榧药共富工坊”,进一步扩宽了农户增收致富的路子,助力谷来镇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

嵊州香榧新形象&新包装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一个集香榧种植、加工、销售、农旅发展为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2018年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浙江省示范性家庭农场,2019年被命名为浙江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23年11月被命名为浙江省第三批‘一亩山万元钱’科技推广高质量示范基地。‘想食榧榧’也成为嵊州香榧中的优质品牌之一。”张东平告诉记者。

拓渠道做强特色产业

嵊州不仅是“中国香榧之乡”,也是“中国桃形李之乡”。

嵊州市金庭镇因地制宜,优化和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农民依靠山地生态种植桃形李,通过引导果农统一采摘时间、打统一品牌、实施现代化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和提升桃形李的品质,创立了脍炙人口的“羲之”品牌,使平均每户增收万元以上。

目前,金庭桃形李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值超3亿元,果品畅销全国。桃形李已成为当地村民的的致富水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庭镇党委委员陈灵丽介绍:“我们始终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擦亮桃形李这张金庭的金名片,通过嵊州桃形李文化节、美食节、音乐节、擂台争霸赛、网络直播等载体,推动桃形李销售链共建、共享、共用模式,多途径拓宽推介渠道,开展‘帮促共富’活动,提升共富带动力。”

嵊州桃型李包装设计

与此同时,金庭镇积极探索桃形李产业深化的多种可能,投资建设嵊州首条桃形李数字化分拣流水线,指导企业、果农深层次协作,建立智能储藏冷库,开发出了桃形李干和桃形李酒、桃形李饮品、桃形李月饼、桃形李味甜品等多种优质的桃形李衍生品,解决了原来桃形李只有夏季才能吃到的问题。现在错季也能吃到鲜美的桃形李产品,也为桃形李提升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思路。

自2023年3月“嵊情家味”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以来,嵊州市优化顶层设计,确立了“1+1+3”的农业品牌生态结构,即以1个“嵊情家味”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发展越乡龙井1个优势产业品牌及嵊州桃形李、嵊州香榧、嵊州小吃3个特色产业品牌。2024年1月29日,“嵊情家味”品牌旗舰店正式开业,这也是嵊州市首家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旗舰店。

嵊州市供销社主任过峰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我们会继续稳扎稳打做好旗舰店运营,助力更多的乡村农特产品走出去,积极培育‘名企、名品、名牌’,与此同时,还要打造300家‘嵊情家味’矩阵账号,用公域流量带动私域流量,增加产品销量的同时也带动入驻的商家增收,不断扩大‘嵊情家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富贡献力量。”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近年来,在嵊州市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嵊州小吃”名气越来越响、规模越来越大、业态越来越丰富。截至目前,嵊州小吃从业人员超10万人,3万余家门店遍布全国各地,年产值近120亿元。接下来,嵊州将积极构建嵊州小吃产业链;充分把握发展机遇,谋划发展规划;深化宣传推广,做优小吃品牌,做好服务保障,实现共富共享。

来源:嵊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