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追踪
29
2020-05
让“巴味渝珍”响彻天下——探析重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品牌化之路
作者 admin


导读:2017年,由芒种团队成员参与打造的重庆市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带着重庆独特的印记出生。放眼全国,“巴味渝珍”是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牌2年多,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巴味渝珍”有序稳步的按着自己的步调成长,最终实现品牌溢价。巴味渝珍,正在成为重庆农产品的一块响亮品牌。

 

 
核心提示:优势品种、优良品质、山地特色、巴渝文化,基于重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优势的“巴味渝珍”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承载着促进重庆市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使命。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奋力抓产量质量稳定,抓品牌化发展,聚多部门合力、多产业链、多方信息,为产业发展赋文化之魂、赋发展动能,更赋产业升级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有重庆特色、值得各地借鉴的农业品牌化发展之路。

 

  2017年末,北京京西宾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提出了“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工作思路,并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以此为标志性节点,中国农业开启了高质量、品牌化发展的新阶段。

 

  很快,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出台一份题为《重庆市推进2018年农业质量年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随文件一同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还有一个名为“巴味渝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初识“巴味渝珍”,重庆人觉得既新鲜,又有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巴渝之外的消费者,听其名、闻其口号、观其符号形象,可隐约感受到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有滋有味”。

 

 

   而在催生、培育“巴味渝珍”的重庆市农业农村系统干部看来,这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不仅代表着寓于农产品之中的城市形象,而且担负着带动重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升级的重任,更承载着推动重庆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使命。

 

 
抓量 抓质 抓品牌
 

  举目世界,像重庆这样大山大水、大城大乡、大开大合的城市,难觅第二座。

 

  高山大川既是重庆人的生活之所,也是巴渝文化的萌芽之地。山水之景固然盛丽,但也决定了重庆农业生产难像平原地区那样,靠规模、标准而取一马平川之势。山坡丘陵地占到了全域面积的98%,意味着重庆只能在巴掌田里想办法,在半山坡上找出路。

 

  大乡村与大城区共生,重庆既要让城里人吃饱玩好,也要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还要让本地优势产业在全国市场得一席之地。实现多方目标的条件可谓苛刻:下有耕地资源“地板”,上是规模化产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天花板”,左右还夹着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两根红线——考验务农本领,更考验重农决心!

 

  山高路远,但终究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自直辖以来,重庆农业农村系统一步一个脚印:首先着力解决粮食问题,品种更新、农技推广、农田建设多方发力,近五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对山高坡陡、地少且碎的重庆而言,可谓相当不易!

 

  “搞饭”靠种粮,“搞钱”,重庆选准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巴渝乡村生态优势明显,山地立体小气候,空气纯净、水系丰沛,天地化育了6000多种各类植物,山养水润、绿色生态的产品品质迎合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也奠定了重庆农业产业发展之基。

 

 

  为了把特色产业搞上去,重庆农业农村委实施“双千工程”,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特色产业链有机结合、高度契合,1000万亩标准化产业基地则按照农业产业化大工厂的‘原料车间’来建,将土地综合利用与产业发展布局统筹考虑,解决了农业基础薄弱问题,为特色产业培育提供了足够的“地力”。

 

  在培育产业过程中,重庆农业农村部门狠下大力气、严把品质关,认识上把质量安全从农产品消费的“底线”提升到影响消费行为的“关键”来看待,措施上既抓管、更抓产,管得住、产得出,确保重庆农产品吃得放心安心!

 

  数量质量问题解决好后,重庆农业发展水到渠成般地迎来了新的阶段,踏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特’字文章,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这一方向高度契合重庆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和所处阶段。”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看来,紧紧围绕“特”字打造“金字招牌”,是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

 

  政策端,作为国家品牌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产品品牌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农业农村部更将这一年确定为“中国农业品牌推进年”。

 

  市场端,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吃饱吃安全,而是越来越认代表着吃好吃健康的“牌子”,更高层次的农产品需求得到释放。重庆作为农村面积最大、农民数量最多的直辖市,无论是为了满足本地城市消费需求,还是放眼全国市场树立农产品整体形象,都需要打造一个区域公用品牌。

 

  “巴味渝珍”应时应势而生!

 

  放眼全国,它是最早在省级层面整合全域农业资源的公用品牌之一,以重庆市政府公信力背书,集全市优质农产品资源,以整体形象亮相全国市场!就这一点而言,重庆农业品牌化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聚焦重庆,以“巴味渝珍”为龙头,灿若繁星的企业品牌和区县农产品品牌为支撑,扎实的“三品一标”为基础,覆盖重庆全区域、农业全产业、全品类、统领各区县的品牌体系殊为完备。以此而论,重庆农业品牌化这座大厦从一开始就打下了很稳固的基础、确立了很完善的结构。

 

  有了不代表成了,要让“巴味渝珍”成为在全国都响当当的真品牌、大品牌,唯一的出路是深耕产业、细作产品、精心呵护品牌。为此,重庆市出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据此强主体、全体系、严管理、广宣传、重营销,扎实有序推进品牌打造,“巴味渝珍”开始稳健地步入公众视野!

  

 
聚力 聚链 聚信息
 

 

  品牌打造是哪个方面主抓的事?对企业品牌而言,答案很明确;对某一类农产品来说,也不难回答。但对一个省级层面的区域公用品牌来讲,只能是“大家共同的事”!

 

  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流通,从土地整治、品种培育、科技提升到产品创新、质量监管、文化挖掘,从主体培育、体系建设到品牌宣传,方方面面、全产业链都要同心发力、同向用力。

 

  “要真正把‘巴味渝珍’品牌打造成功,需要我们提高站位认识,提升工作本领,一定要带着情怀来做这件事!”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陈勇说。

 

  规模化和标准化是品牌的基础。插花式的种养,难以成规模、达标准。为了解决好地的问题,重庆大力推进山地宜机化改造,让小田变大田,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留足空间,也为农业品牌化发展夯实基础。

 

  永川区板桥镇,连片实施、集中改造,让土地小并大、零变整,同时配套建设耕作道、灌溉渠等设施,建起了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一举解决了农产品生产不连片、不标准问题!

 

  质量安全是品牌的生命线。重庆在“抓质”基础上,特别对“巴味渝珍”品牌实行动态管理,健全退出机制,强化证后监管,全年不定时抽检,定期开展“打假”行动,各专项督查重点查验,形成《“巴味渝珍”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规则》,遇到安全问题立即启动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处置措施,对不合格的产品一律清出品牌旗下。

 

  管理制度是品牌健康发展的保障。2017年,重庆成立现代农业品牌服务促进中心,作为公益管理机构,专事“巴味渝珍”管理和运营,制定《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商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形象导入合作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

 

 

 

  文化挖掘是品牌增值的源泉。品牌中心遍地寻“老”,加大“老字号”复兴力度,深度挖掘传统美食、加工技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复兴山城沱茶、永川豆豉、黄花园调味品、合川桃片、忠州腐乳等传统“老字号”品牌,把巴渝文化的多姿多彩转变成巴渝农品的市场优势。

 

  广泛宣传是品牌打造的必由之举。“为了宣传好‘巴味渝珍’,我们深挖品牌内涵,精心制作品牌形象产品,以多种媒体形式向公众传播,同时借助展会平台、网上商城导入品牌形象,想尽办法将‘巴味渝珍’呈现在消费者面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组宣处处长古正国告诉记者。

 

 

 

  合力洪荒。重庆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步步扎实——

 
每一个纳入“巴味渝珍”品牌的产品都经过了严格审核甄选、层层考验,截至2019年底,共授权205个企业431个产品;
 

  从2019年开始有意识分阶段谋划构建销售渠道,改造农贸市场、商业门市的对外展示屏、门头进行品牌植入,支持“巴味渝珍”农产品进入新渠道,通过大数据平台将农产品基地、分拣中心、物流配送等进行线上整合,保障品牌农产品供应持续稳定,提供更高溢价能力转换通道;

 

  在主城区完成多家农贸市场、超市门口品牌广告投放,升级“巴味渝珍”电商平台,构建品牌线上销售专区,催生了一大批火爆、网红产品。

 

  聚力而成的“巴味渝珍”,也把重庆各产业链凝聚成一条粗壮大链。品牌体系就像是区域公用品牌的骨架。“巴味渝珍”品牌之下又有品牌——形成水果、茶叶、蔬菜、大米、禽蛋、休闲食品、调味品、中药材及水产类、肉类等十大品牌系列,将“奉节脐橙”“巫山脆李”“永川秀芽”等区县区域公用品牌及“汇达柠檬”“蓬江地牯牛”等企业产品品牌纳入“巴味渝珍”相应品牌系列内,构建起完整统一、立体饱满的品牌丛林。

 

  “目前,全市已有205家农业经营主体的431个农产品使用‘巴味渝珍’品牌标识。”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市场品牌处处长金延告诉记者,巴味渝珍品牌下,重庆重点打造了“奉节脐橙”“巫山脆李”“涪陵龙眼荔枝”三大水果品牌,“永川秀芽”等三大茶叶品牌,“荣昌猪”等两大畜牧品牌和重庆贡米、三峡生态鱼、重庆品牌调味品及休闲食品系列等12个重点农产品品牌,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集群,促进产业链条上下游整体升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味渝珍”产品的一大特点是可追溯——完成品牌授权审核后,由品牌管理机构向农产品生产者发放含有防伪和质量安全追溯认证的“量子云码”,实行“一物一码”溯源追踪,确保产品的唯一性。扫扫码便能对农产品的“前世今生”一目了然,大大加强了消费者对购买“巴味渝珍”农产品的信心。

 

  更关键的是,品牌运营大数据中心将授权管理、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的实时数据以及品牌行业分类、评审认证、质量追溯等管理过程进行了数据化留存。

 

  一个个附着在重庆农产品身上的“量子云码”,就像一个个探头一样伸进广阔的市场,通过其回传的数据,生产者可以清楚地探知消费者的分布、喜好、乃至产品使用情况,为产品生产营销和品牌运营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眼”。

 

 
赋魂 赋能 赋动力
 

 

  上部从古老的巴渝文化符号“手心纹”中汲取灵感,取“得心应手”之意,隐喻重庆农产品的多样、安全、称心;下部以一片叶子形状的图形,表明品牌的农产品类别属性。上下两部分变形组合,构成一个“巴”字,色彩大胆采用红绿配色,独树一帜——以王羲之碑帖汲字书写的“巴味渝珍”字样。

 

 “活得浓墨重彩,吃得淋漓痛快”是重庆人尊崇的生活方式,也是“巴味渝珍”品牌文化由来。“巴味”传达重庆人独有的人生况味、“渝珍”体现重庆农产品的山珍百味。与“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才能孕育出“美味珍品”一脉相承。

 

  优势品种、优良品质、山地特色、巴渝文化,“巴味渝珍”的品牌内涵饱满立体,为琳琅满目的重庆农产品赋予了整体形象和文化灵魂。

 

  从市场的视角来看,“活得浓墨重彩,吃得淋漓痛快”既是一种消费体验,也是对重庆文化的一次感悟。

 

  而从工作层面看,“巴味渝珍”作为重庆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体现在重庆市委、市政府文件里,带着为重庆农产品赋魂的使命,以一个整体形象传达品牌理念与产品信息,并带动重庆农业整体升级。

 

  品牌赋能,经过近两年的深耕细作,“巴味渝珍”效应初显。

 

  过去,重庆本地有很多高品质的蜂蜜产品,但是苦于没有品牌支持,单靠企业自身宣传,产品信任度不高,市场难以接受。重庆品牌建设部门针对特定消费人群进行定制,联合畜牧协会出具蜂蜜的产地证明、辨识标准及工艺流程,以小份精致包装为主,且产品从内到外都采用“巴味渝珍”元素开发宣传,打开了市场。

 

  “巴味渝珍·奉节脐橙”,这既是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和市级品牌的“握手”,也是重庆农产品整体形象和具体产品的融合。2019年,脐橙基地均价超过每斤3元,比往年上涨了将近1元,溢价比率超过20%。“巴味渝珍·奉节脐橙”品牌价值也迅速上升,达到了182.8亿元。通过开发类似“爆款”产品为“巴味渝珍”品牌代言,强化品牌印象,不断打造品牌美誉度,重庆农产品溢价能力大大提升。

 

  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同时助推贫困区县精准脱贫。2018年借助参加“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助力巫山、开州、石柱、黔江等11个贫困区县36家农产品经营主体签订订单、意向性合作协议8000余吨,金额达到2.62亿元。同时,还拉动贫困区县农产品积极加入“巴味渝珍”品牌系列,助力奉节、石柱等贫困区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有效促进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实施。

 

  在精心维护下,品牌在重庆、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崭露头角,渠道商逐渐体会到公用品牌的无形价值以及带动农产品的传播能力,开始主动接受“巴味渝珍”农产品,使“巴味渝珍”公用品牌的政府公信力逐渐转化为品牌价值,最终实现品牌溢价。据了解,“巴味渝珍”品牌农产品覆盖国内大型销售平台、渠道100家以上,授权使用的品牌农产品平均溢价10%以上。

 

  随着消费市场快速成熟,消费者对“巴味渝珍”品牌内涵提出了更高需求,对“巴味渝珍”农产品的质量需求也日益提升。

 

  重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仅是践行农业品牌化,更是探索中国农业新生态。在“巴味渝珍”品牌倒逼下,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加速调整,进一步优化柑橘(柠檬)、榨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特色水果、特色粮油、特色经济林十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产业,确定新发展特色农林经济作物700万亩,引领全市农业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棒棒军,川江号子,朝天门,穿楼轻轨,魔幻立交……没有一个城市像重庆这样,将日常生活演绎成传奇,将饮食文化的浓墨重彩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最热烈的食用环境里,那一锅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荟萃万千精彩食材,容纳百般浓郁滋味!

 

  行千里,致广大!“巴味渝珍”,由城市品牌背书,带着重庆的印记而生,又将成为重庆新的印记,为重庆代言,并化为助推重庆农业升级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