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土地制度对资本下乡形成很大的制约。首先,土地不能交易,很难获得融资和贷款;其次,就算在顶层设计上做一些改变,相关部门为土地贷款提供政策许可,由于农村土地缺少市场流动性,银行依然也缺乏放贷的积极性。所以,还必须在农村土地流通上做一些突破,比如允许土地可以在某个区域(省或者地级市)范围内自由流通,真正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成都在这方面做过一些探索和尝试,有些经验可以借鉴。
要提高县、乡、村管理者的乡村运营思维和理念,要让他们深刻领会资本下乡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不能总觉得乡村运营会让村集体和村民吃亏,乡村经营经常是村党委不支持,就很难运营起来,甚至可以说乡村力量比较强大,而资本却很弱势。所以,既要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也要遵守规范,认识资本的重要性。既不能损害牺牲村民利益,也不能损害企业家利益,挫伤他们建设乡村的积极性。
在资本投入上,乡村产业资金回收周期长,投资隐性风险大,很多企业家不敢贸然投入。而政府在乡村硬件建设上资金投入比较大,但在乡村经营的费用,没有相应的预算。很多地方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经费建造的公共设施,因为缺少必要运营和维护,成为形象工程,长期如此,必将遭受农民诟病。政府资金投入不能仅仅依靠事后奖励,应该增强发挥资金的前期引导作用。要总结和推广村民众筹的先进经验。
数字化问题是本次调研座谈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胡晓东指出,在乡村经营中,数字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数据统计和数据展示上,要拓展数据来源,充分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自动化收集数据,减少人力输入,要提高数据利用率,让数据真正成为资源,助力乡村经营。
胡晓云指出乡村运营的最终目标是品牌化,因为品牌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是乡村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此,我们谈乡村运营,应该明确最终的目标是打造乡村品牌。
蒋文龙强调,乡村运营在快速推进的过程当中,应该树立几个正确的理念:一是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运营反向赋能农业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坚持寻求村集体、村民和社会资本共赢的原则;三是要强化众筹在乡村运营中的作用,通过众筹来解决政府干、农民看等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参与乡村、振兴乡村运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