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动态
26
2019-04
芒种行记丨一座让欧阳修念念不忘的城市,有着何等魅力?
作者 admin
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此次芒种一行,所去往的曾出土商代龙虎铜尊(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的古城阜阳,正是坐落在淮河流域这个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上。
 
当我们乘坐的绿皮火车行驶到阜城的夕阳下,千百年的人文历史像深邃的暮色,洒在每一个人的肩上。在车厢里,翻阅阜阳城市背景的我们像是打开了一卷古旧的竹简,那些在阜阳诞生的文韬武略将士才子,还有那些历久弥坚的人间烟火味,看似好像江山才人来了又去,甚至能望见时间的刻痕,可是之后渐入其境又发觉,阜阳从未老去。
 
 
 
英豪荟萃,戎马倥偬
 
阜阳历史文化悠久,古时被称为汝阴、顺昌、颍州,自古而今,它便是一个人文荟萃、美丽富饶的地方。
 
它是姜子牙、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等谋略家们的故里,欧阳修、苏轼、晏殊等大文豪也曾在此为官,阜阳是一个造就英豪的宝地。
 
“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地方史志如此描写阜阳。作为一座非常重要的枢纽城市,也是史上文献记载最早的陆路交通线“凤阜驿道”所在地,阜阳自然而然成为人文荟萃之地。
 
 
图片源自@新华网
 
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阜阳的繁荣昌盛,但也因此让其成为了兵家的必争之地。古时阜阳战事连连,硝烟不断,战争的洗礼,给阜阳留下了戎马文化的烙印。
 
3000多年前周武王协姜子牙指挥牧野之战,“燮伐大商”,为百姓抹去暴政的阴影;“上适君意,下防泛滥”的管仲为齐桓公出谋划策,助齐称霸;甘罗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不费一兵一卒,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还有吕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统吴军,名扬江东……
 
谁能想到这座安详温暖的小城,曾历经如此之多声势浩大的历史风暴呢?峥嵘岁月与金戈铁马都化作了尘土,此刻就在我们一行人的脚下。
  

爱故乡更爱西湖——欧阳修
 
戎马文化让阜阳有了深沉、厚重和冷峻的一面,但事实上,我们又望见了它的另外一面。
 
阜阳境内河沟纵横,岗湾交错,淮河、颍河和泉河纵贯全境,人称“皖北水乡”,似江南水墨素描,轻雅婉约。地名也多与河流有关,“颍泉区”便是因位于颍河和泉河交界处而得此名。
 
公元前1040年,周康王册封的一位大臣因喜爱汝坟西侧的一湖碧水,在这里建立御花园,该湖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而得名“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并称为中国四大西湖。
 
 
图片源自@新华网
 
欧阳修生于四川绵阳,祖籍江西庐陵,但在这两个地方却没有他身在颍州的次数多,他曾先后八次到颍州。治平年间,有段日子里欧阳修身在远离阜阳100多公里之外的亳州,《戏书示黎教授》中一句“若无颍水肥鱼蟹,终老仙乡作醉乡。”用以答复亳州人民,挥之不去的思颍之情跃然纸上,示意自己想极了回阜阳生活。
 
欧阳修为何这么钟情于阜阳与颍州西湖而不愿离开呢?“现在来看,应该是他迷恋颍州西湖的景色,没有回老家江西庐陵,自命‘六一居士’,在颍州西湖的一块绿洲上建房居住下来,其所居住之地自称‘六一堂’。”文史学者张殿兵说。
 
 
图片源自@新华网
 
苏轼也曾在这里留下“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诗句,把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可见这个让文人墨客感慨人生的,让欧阳修倾注半生柔情的西湖,究竟有着多大的魅力。
 
留给人们的初印象,是黄土边缘的中原城市,但阜阳的确因水而生长出生命的盛景。驱车调研路上,我们张望焕然一新的窗外,像是正路过黄绿色的画卷长廊,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与麦田,空气中挟裹着新生的香味,春天的阜阳有着江南水乡的景象,也有着广袤无垠的“北方规模”。
 
  
 
 
彩陶上雕花,柳编上造作
——阜阳人民不简单
 
淮河流域还孕育了这里的地方风情和民间文化,阜阳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项,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余项,这些数字,象征了阜阳文化延续至今的欣欣向荣。
 
在阜阳界首市,颍河自西向东贯穿其间,亘古不息,两岸沉积的黄胶泥土层丰富,这些可塑性强的黄胶泥成了界首彩陶的原材料。至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窑烧陶的历史,再到元代,界首彩陶吸收了当地盛行的木版年画和剪纸贴花的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出现了刻画、剔花工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界首釉陶艺术是我国民间土窑陶艺中颇有代表性的一支,它以极具民俗意味肯朴素传神的纹饰风格、形制特点,为世人所钟爱。这也让界首荣获“陶瓷故乡”的美称,制陶技艺代代相传,绵延不断。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卢莉华正在为刚刚成胚的陶器雕花,全程没有任何模具,只凭一把刻刀,将熟记于心的图案刻于陶器之上,流畅的动作,精致的雕花,让到访的一行人叹为观止。卢莉华老师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沉浸于雕花这一件事情上,我们恍悟,匠人的艺术并不只是“是否擅长”,更应该是“是否坚持”,人云亦云的“匠心”在此处才真正得以见识。
 
 
 
阜阳人善于用妙手把大自然最普通基础的元素塑造成艺术品,欣赏了界首彩陶后调研团队又来到了柳编之乡——黄岗。
 
黄岗柳编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杞柳的种植可上述千年,编织历史也达到500多年。黄岗柳编编织技术精巧,产品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如今柳编制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簸箕、框、篮,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还被制成了果盘、装饰品、吊椅、茶几等符合现代人审美眼光和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我们参观了近百平方米的展厅,各式各样的柳编产品琳琅满目,这些都是手艺人们精心编制的工艺品。黄岗的柳编产品目前已远销日、意、荷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久闻“格拉条”,未闻“大馍当枕”
 
阜阳地势平坦,处在南北气候带交界,四季分明,雨量适度,光照充足,适宜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繁育,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有“颍淮粮仓”之称。农特产“会龙辣椒”“口孜大蒜”“太和贡椿”“颍上大米”“临泉县老集生姜”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不仅物产丰富,阜阳人还讲究科学耕种,再加之辛勤劳作之下,以占全国0.5%的耕地,收获了占全国1%的粮食产量。
 
当然,阜阳也是个盛产美食地方,与河南、山东接近,但也有自己的特色,饮食方面口味偏咸重,日常食物味道很足。北方面食存在较多相似地方,就像武汉的热干面和山西的饸饹面,但阜阳的格拉条具有浓厚的阜阳特点,本身就源于阜阳的方言,“格拉”,搅拌,拌匀的意思。
 
较粗的面条,筷子卷起一把大口地吃,论面食的形式和吃法,身在中原的阜阳具备了北方人的豪气。格拉条韧劲十足,碗底铺着辣椒油、麻汁酱、香菜、荆芥,吃之前“搁拉”一会儿,阜阳人会配上一碗豆芽汤或者面汤冲的蛋花汤,一杯散装白酒,这是阜城人民的最真实写照。味足给劲儿,好吃便宜,且不分受众,是阜阳人人爱吃且百吃不厌的经典,相传,这也是苏轼在颍州任知府时颇爱的食物。
 
 
 
在华夏粮仓博物馆,调研团队还被一种状如枕头的面食给吸引了。阜阳枕头馍,身形大却做工精细,刚出锅的馍焦香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柔酥可口,耐嚼又松软,切片后配上香辣的西瓜豆酱,大快朵颐。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正值新麦登场,一来为了坚壁清野,二来为了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人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
 
 
 
戏谑地说,来阜阳有将大馍当枕头一闻,我们发觉阜阳这个城市实属可爱,阜城人民也耿直大方,老实又豪气。
 
 
观过了大文人青睐的颍州西湖,尝过了朴实带劲儿的阜阳面食,阜阳还真是个讨喜的城市,刚柔并济,各满所需。这个中原经济区的门户城市,也是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咽喉,具有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随着近年“农旅融合”这一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的兴起,阜阳农业产业的发展升级大有可为。芒种团队将与当地政府共同努力,推动阜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未来的故事,敬请期待!

 
 
- END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