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动态
13
2020-04
芒种观察丨农业品牌化是全面小康社会“防止返贫”的有效路径
作者 admin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作为一项超常规的政策举措,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依靠改革开放形成的综合国力,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依靠党和政府的政策调控,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着眼当下,我国脱贫任务完成得非常不错,特别是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四川藏区已全部脱贫,可谓是在疫情挑战中传来的一大喜讯。但即使脱贫成果斐然,仍然需要居安思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摘帽,并不意味着贫困的消失,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强调了,“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及时帮扶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当前很大一部分建档立卡户主要依靠政策脱贫,部分区域贫困户收入的70%左右来自各级财政,这就意味着一旦政策退出,他们就会因失去收入来源而重新返贫,因为这批建档立卡户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所以要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在防止返贫的持久战中继续占据优势,我们必须从现在就开始思考未来的农业农村的发展问题。

 

近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重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并不断地丰富其内涵。特别是在2017年文件提出,“鼓励地方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促成了以电商为引领的农村市场基本格局。这个时期,农村电商在推动农业产业销售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传统农业缺乏对市场内涵的认识,且大多数商业服务公司对于农产品特质把握不准确,以一般快消产品的销售形式强加给农村市场,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全国市场中找准农村市场的定位,因此没有让大多数农产品得到市场的真正认可,没能建成完善可靠的农村市场。

 
在以农村电商为主导的农村市场开发中,“重渠道,轻品牌”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和物流优势,在政策的支持下为农产品打开了多种市场渠道,但由于没有系统性的市场规划,在发展中忽视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与自发性。比如淘宝的“助农行动”,消费了许多消费者的善意,一腔好心换来一箱烂果的事件层出不穷,劣币驱逐良币,使得地方性的农企陷入信誉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监管的难度。

 
直到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将打造农产品品牌放在了开发农村市场之前,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进一步肯定了“品牌先行”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效开发农村市场的保障。

 
长期以来, 由于农业具有一次产业特征,商品售卖是单次的,连续性不高,在发展中往往受到忽视。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能够有效倒逼农业在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互联网化等方面遵循科学有效的配置, 推动农业向多次产业延伸,创造优质高效农业, 创造农业品牌经济与农业品牌价值,孕育出一个产品内容丰富、产业层次分明的农村市场。

 
近年来,烟台苹果、周至猕猴桃、庆安大米、盐池滩羊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在实施品牌战略后,在当地成功营造了富有竞争力的农村市场,逐渐成为了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由此可见,重视农业农村资源的差异化特质,以农业品牌化的道路推进开发农村市场、激活农业经济的道路是可行的,农业品牌化是建立脱贫和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