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嘴的食客们都知道吃羊要选锡林郭勒,而真正的老饕则有更为细致的赏味追求。锡林郭勒羊在草原上自然牧养,其风味也会随着区域环境的不同而形成微妙的差异。从苏尼特羊到乌珠穆沁羊,再到察哈尔羊,其羊肉的肥瘦比例次第升高,品质上当然都是一等一的好羊肉,但风味上却是各擅胜场。哪个羊种、哪个部位,适合什么样的菜式、什么样的火候,个中玄妙除了挑剔的美食家们,还数锡林郭勒的牧民们最能说道。
昔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就曾在锡林郭勒草原之上征战,此后忽必烈继承汗位,更在锡林郭勒草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元上都。锡林郭勒草原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走向世界的舞台,锡林郭勒盟也因此成为蒙元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草原文化的核心传承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自古生活在草原上,传承着久远的草原文化,有数千年的养羊、吃羊的传统,是对羊最有发言权的群体之一。
既然到了锡林郭勒,那就少不得去牧民家叨扰一番。调研团队有幸受到牧民的热情款待,感受到了老饕级别的蒙古晚宴。草原人的晚宴由白食和红食两部分组成,白食指的是乳制品,红食指的是肉类食品。白食被草原人视为敬客食品,作为进餐的前奏,以奶茶和酸奶分别搭配上奶豆腐、炸撒子、炒米等配料点心,奶香浓郁、滋味充盈;红食则是晚宴的主菜,主人家挑选出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入锅烹煮成手把肉。
手把肉的制作可谓是“细中有粗”,从选羊到宰杀都有精细的讲究,而烹饪的过程却是粗放的大锅蒸煮,为宾客忠实地呈现出最天然的羊肉滋味。待到品尝时,主人家则会悉心教学,一手把肉,一手持刀,割、挖、剔、片,不浪费一点羊肉精华。和涮羊肉不同,手把肉更大程度地保留了羊肉的鲜活,细细咀嚼还能品味到些许乳香,与白食滋味形成巧妙呼应。
手把肉:一手把肉 一手把刀
美食还需佳酿配,蒙古晚宴上好酒总是不会缺席。我们尚还沉浸在手把肉的美妙滋味里,主人家已唱起《鸿雁》,为客人们斟满了美酒。锡林郭勒人生于草原、长于草原,有着草原般的热情豪迈、不拘小节。同处一席,长幼尊卑的世俗规矩便皆尽消弭,人与人间也全无隔阂,只像是知交好友在促膝长谈。受到锡盟人性格的感染,调研团队竟也不自量力开怀畅饮了起来。酒正酣时,推开毡门起身四望,只见草原苍茫,星月相照,夜色笼罩大地,广阔的天幕下惟身后的蒙古包里尚有喧声。此情此景,不若当下,不似眼前,倒像是心里面藏了很久的画面。
匆匆几日,总有归时。完成了在锡林郭勒的调研工作,即便再是不舍,调研团队也要返程回家。在草原上发生的故事已经伴随着羊肉的滋味深入心中,草原的风土难以带走,但锡林郭勒羊的美味可以随行。草原很远又很近,在几千公里以外的远方,也在咫尺可及的羊肉滋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