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因自然生态和资源禀赋的多彩多样,农耕文明与饮食文化的深厚悠久,形成了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要“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芒种品牌智库公众号依托团队的品牌调研实录,特推出“地标品牌”专题,为各地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提供借鉴案例。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强化,以小米为代表的杂粮产业迎来新的生机,同时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全国小米产区以山西、河北、内蒙古为主,陕西、辽宁、河南、山东、甘肃、吉林等各省也均有分布。众多小米产区之中,赤峰小米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这粒穿越8000年的神奇种子,又该如何撬动区域经济?
2003年,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粟和黍的碳化颗粒标本经专家考证,认为这批距今已有近八千年的谷物遗存,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谷物的唯一实证,比中欧地区发现的小米早2700多年。这一考古发现,让敖汉旗名声大噪。农耕起源被拉至8000年前,对品牌创建而言,无疑是一座巨大宝藏。
出土的碳化粟(谷子)和黍粒
“世界小米起源”的名头,无疑让赤峰小米在行业内部占领高位,这也成为了品牌传播重要的价值源泉。如果说文脉之名让赤峰小米在台前光芒四射,那么相比之下,政企联动的传播运营则更像幕后工作者,辛勤地打下品牌基石。
纵观中国小米市场,山西省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17年,山西省宣布打造“山西小米”区域公用品牌,此后举全省之力倾力打造,近年来已初见成效。
提及山西小米,大部分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沁州黄。它与山东金乡县的金米、章丘县的龙山米,河北蔚县的桃花米,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米”,产品优势在于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类含量高于普通小米,且色泽金黄,辨识度高。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话:“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
品牌知名度虽高,但长期以来,沁州黄小米存在严重的品牌滥用问题,鱼龙混杂,难辨真伪。时至今日,沁州黄品牌商标的最终归属仍未有定论,管理难度也极大。
相比而言,赤峰小米在商标管理上就清楚多了。伴随着政府强有力的运营推动,赤峰小米的品牌建设之路走得更为踏实稳健。纵观其品牌发展,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
1、以地理标志为背书
在赤峰,不同旗县盛产不同品种的小米。阿鲁科尔沁旗以大金苗为主、巴林左旗以毛毛谷为主,敖汉旗种植历史最为悠久,品种也最丰富。
大金苗
2013年0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批准对“敖汉小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经过多年积累,敖汉小米在产业端、品牌端的表现均是赤峰全市最好的,市场知名度也更高。
为加大对小米产业的扶持,同时兼顾赤峰市内不同旗县协同发展。2018年,“赤峰小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核准注册。“赤峰小米”是市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含赤峰全境。此后,赤峰着力从市级层面推动小米产业。各企业也积极使用地理标志,以此获取更强的政府信任背书。
赤峰小米拥有8000年种植历史,其农业种植系统也得到权威认证。敖汉旗以粟和黍为主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旱作农业文化遗产,并于2013年被原国家农业部列入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众多荣誉加身,赤峰小米品牌发展的起点不低。
政府与企业,也在参加国家、自治区组织的境内外各类博览会,努力打好品牌初创期的传播基础。
但从淘宝等电商平台的销量来看,赤峰小米与沁州黄小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赤峰小米缺乏龙头企业支撑、统一符号设计、核心价值挖掘,市内小米加工企业虽多,但仍以大宗批发为主要销售途径,C端品牌露出较少,因此即使品质上乘,却尚未在市场端建立广泛的知名度,可见赤峰小米在市场建设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