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追踪
09
2018-04
“对比新闻”——蒋文龙的报道特色
作者 admin
  非常高兴能参加蒋文龙的新闻作品研讨会。蒋文龙是中央媒体驻浙记者群体中的专家型记者,而且还是两方面的专家——既是“三农”专家,又是农业品牌专家。蒋文龙还是个“五多”记者:头版头条多,大稿长稿多,领导批示多,表扬多,获奖作品多。
 
  蒋文龙的“三农”报道不但一枝独秀,而且还“麦秀两岐”——一支麦秆长出两个麦穗。他特别擅长运用“对比新闻”的报道手法,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当然,也有记者采用对比的方式写新闻,但都是偶而为之,很少像蒋文龙这样有意识地大量地采用。今天我想就他的对比新闻谈谈看法。
 
  对比新闻是一种新颖的表现形式,特点是把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相对或相反的新闻事实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或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展示出来进行PK,以达到对事物更深入的了解。
 
  蒋文龙对比新闻的开山之作是2004年发表的,题目是《市长做,还是市场做》,以嵊州与新昌茶叶品牌建设的不同模式进行比较。发展经济找市长还是找市场?新昌找市长,认为茶叶品牌建设要靠政府;嵊州找市场,认为政府应彻底退出市场;新昌认为品牌建设政府要扶上马送一程,嵊州认为应让品牌在市场中大浪淘沙。从当时的效果看,两地茶叶发展势头难分伯仲。专家评判:茶叶品牌建设之争的背后是政府定位问题,初始阶段政府介入有利,品牌成熟后则放手市场更好。这篇报道刊发之后反响异常强烈。
 
  但是,同样是找市长还是找市场,蒋文龙对萧山、金华两地的花木展销会一热一冷的现象进行比较,结果截然不同,萧山走市场取得成功,引领潮流;金华找市长运作衰微,难以为继。对比中给人启示:遵循规律则兴,违背规律则衰,找市长还是找市场,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条件因地制宜。
 
  在蒋文龙的对比新闻中,影响最大、也最能代表其对比新闻特色的是2007年发表的《一盛一衰看品牌》,将黄岩蜜桔与临海蜜桔进行对比。黄岩与临海地缘相邻,文化相近,条件相似,而黄岩蜜桔有1700年历史、名冠全国,临海蜜桔只有几十年历史、名不见经传。但现实情况是,如雷贯耳的日渐衰落,名不见经传的却迅猛崛起——临海蜜桔后来居上,品牌效应扶摇直上;而曾经是宫廷贡品的黄岩蜜桔,却被黄岩橘农用来冒充临海蜜桔兜售。而在价格上,当时黄岩蜜桔每斤8元,临海蜜桔每斤卖到30元,甚至80元。这一比较,不能不让人陷入深思:黄岩和临海一样重品牌、重文化,如建设柑橘博物馆,在高速公路和电视台投放广告,所耗资金甚至超过临海,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柑橘品牌,黄岩蜜桔所需要的,不是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是最为根本的产品,需要在品种、标准和质量上夯实基础。
 
  这篇报道一褒一贬,结果却是双赢的:临海受到激励,决心更上层楼;黄岩挨批受刺激,决定设立柑橘专项基金,用于品牌建设。一篇报道,推动了两地的良性竞争。
 
  这篇对比新闻在临海和黄岩引起巨大震动,我是临海人,临海宣传部长多次让我转达对蒋文龙的感谢和钦佩。临海一些乡镇干部看了报道,吃了鸡蛋想见母鸡,想通过我认识这位农民日报大记者。
 
  对比只是一种手段,报道的目的是引导。农业如何转型?在《三产融合求解农业转型升级》一稿中,蒋文龙通过余杭和上虞的探索给出答案:以大城市为依托的余杭,三产融合的最大问题是土地无法抵押,工商业者无法贷款,余杭区政府出台建设用地政策解决了这个瓶颈问题;上虞生态环境一流,但没有大城市依托,于是整合旅游资源,以旅带农,抓住了三产融合的牛鼻子,也获得成功。
 
  春江水暖鸭先知。蒋文龙非常敏锐,他的对比新闻往往把准了时代的脉搏。县域经济电商化一出现,蒋文龙就感知到这一新事物的意义,看到了“互联网+”将成为农村势不可挡的潮流。他的《“互联网+农业”如何加》以临安和遂昌一荣一衰的探索告诉人们:若没有主导产品,没有区域品牌引领,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麦秀两岐,比一枝独秀更容易引起关注。读蒋文龙的对比新闻,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值得借鉴:
 
  一、对比可以增加报道的广度、深度、厚度,是一种说明问题的良好方法和手段。同样报道一个题材,如果单方面落笔,往往会显得简单化、平面化,而通过对比,则可以启发读者的深层思考,让报道显得立体而深刻。诸暨与东阳两地香榧产业对比,萧山传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余杭高新农业园区的对比;黄岩与温岭西瓜品牌不同模式的对比;临海与黄岩蜜桔跨越时空的对比,临安与遂昌、余杭与上虞的对比,都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二、对比必须具有意义,要有建设性的结论和建议。对比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抓人眼球。首先,对比的选题要有价值。蒋文龙总是把笔触投放到厚重的时代背景中去考量,无论是品牌建设的模式和方法,还是举办节会的模式和方法,抑或是园区创建、电商推进等各个对比报道,都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都是值得深思的深层问题。其次,对比最后都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结论,这些结论都带有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如黄岩蜜桔和临海蜜桔的对比,最后告诉读者:品牌建设有其特殊规律需要遵循,品种、标准和质量构成的产品力,是品牌创建的无法忽视的基础。
 
  三、对比报道要有可比性。对比报道并不是想怎么比就怎么比,想跟谁比就跟谁比,而是必须注意:对比的双方之间,一定要有可比性。比如围绕园区创建的不同做法,同一个产业发展的不同思路,同一种节庆不同的举办法,等等。而且,对比的双方往往是比邻而居,人文相近、习俗相通、历史相同。这让对比报道读起来饶有兴趣,给读者的印象更为强烈。
 
  蒋文龙对记者职业爱之深、迷之切,对“三农”的情感越来越浓,关注越来越多,研究越来越深。他用心去写,用爱去写。蒋文龙刚当记者时很潇洒,但迷上记者工作后就变成了每个星期“5加2”、每天“白加黑”。他之前办过公司、办过杂志、办过学校,并且都办得很成功。但最后却把自己的人生归宿定格在“农民日报记者”这一身份上,以至于关了公司、转让了学校,人民币越来越少,奖状越来越多,他就像攻打巴士底狱的战士,攻陷后,占领牢房,独霸一室,一篇一篇又一篇地炮制他的对比新闻,苦在其中、乐在其中,无怨无悔地决心把新闻的牢底坐穿。
 
  祝蒋文龙写出更多更好的对比新闻,为中国新闻园地培育新品种而努力。